

畫·映之間—
主觀與客觀的交織
在這個萬物皆變的時代,藝術也在不斷地追尋新的邊界和可能性。這次展覽不僅是藝術的展示,更是一場對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深度探索,是一個讓藝術家與觀眾共同尋求自由與突破的場域。
「畫·映之間」是一個介於主觀創作與客觀感知、實體圖像與心理影像之間的詩意空間。它不是單純的對照,而是探索創作與映照如何交織出感知、記憶、情感與存在的可能性。
在於個人美感經驗中之感受所探討繪畫具象、抽象議題時。柏格森在宇宙本體論的基礎上,認為生命衝動(impulse),才是論證從直覺到本能乃至於綿延的關鍵。他認為直接經驗和直覺的過程,比抽象理性主義和科學對於理解現實更重要,唯有對變化能有所感知,人才能獲得心靈能量。
客觀上對於藝術欣賞,我們經常依循藝術發展的脈絡來思考,藝術家們作品傳達出內在的精神與情緒,心靈奔放與沉澱的軌跡、直覺、想像、感知並用形象和意象表達攜入藝術繪畫之映象,並將內心幽微豐富的感情極其細膩地呈現出來,從畫面意象中品味到濃郁的情意和個人風格。
透過藝術家的作品不斷追求創新的極限為藝術的未來開創無限可能性。當代、多元,勇於突破現有的界限,在材質、形式與展示手法上探索藝術表現的新途徑。讓觀者體會更多元角度與內在心靈情感的語𢑥。文/策展人:高惠如
展覽時間:2025.09.10-2025.10.12
開幕時間:2025.09.13(六)下午:2:30
開放時間:11:00-18:00 / 週二‚國定假日公休
高雄市現代畫學會成立於1987年,秉持「藝術性」、「時代性」、「社會性」與前瞻、批判精神,在歷屆理事長帶領下,積極推動高雄在地藝術發展,並於2020年獲頒高雄文藝獎。
2024年6月,畫學會成立專屬基地,作為實驗性空間與創新平台,提供會員策展、評圖、展覽及銷售機會,並舉辦座談會與評圖會,促進藝術家與觀眾的交流,每年亦開放非會員展覽兩檔期,以拓展藝術對話。
畫學會歷年推動多項計畫,包括大壁畫運動、六四民主女神雕像、高雄市寫生隊、青山國小駐校計畫、藝術論壇、公共藝術討論、藝術家工作室開放、高雄國際藝術博覽會、台灣與北愛爾蘭國際交流展等,並關注美術館法人化及公共空間再利用議題。2024年6月成立高雄市現代畫學會基地、2025年3月舉辦雙年展「邊陲的中央-挑戰AI的思維 高雄2025美術節計劃」串聯高雄八間藝術空間聯合展出。此外,每年定期舉辦聯展,出版畫集與專書,持續深化在地藝術發聲與發展。
隱藝術
一個讓心靈放鬆,又不失寧靜的地方,
讓您壓力得以釋放
盡情放鬆沉浸的繪畫天堂。